化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70301 专业名称:化学
英文专业名称:Chemistry
一、专业基本信息
学科门类:理学
专业类:学类
专业代码:070301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学制:四年
主干学科:化学
相关学科:应用化学、制药工程、生物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
专业概况:西华大学化学专业始建于1971年,历经五十余年的发展,培养了3500余名杰出校友,现有在校本科生460余人,研究生110余人,近两年本科升学率均超过40%。自2003年开始在本科批次招生以来,化学专业始终以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发展为牵引,秉承“厚基础、宽口径、重创新、服务地方”的人才培养理念,着眼于“企业骨干、学生深造”的需求,重点围绕国家和地方对生物医药方向有机合成人才的迫切需求,培养基础能力扎实、创新能力突出的生物医药方向有机合成专业人才,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2011年,化学专业成为首批校级特色专业,2013年获功能材料化学二级硕士点,2015年共建“制药工程”专业硕士点,2018年共建“生物与医药”和“材料与化工”专业硕士,2020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获“化学”一级硕士点、省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手性小分子药物研发”宜宾市重点实验室,2022年与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共建“不对称合成与手型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2023年获批“四川省小分子靶向诊疗药工程研究中心”。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国家和地方对化学、生物医药领域有机合成、分析检测人才的需求,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科学文化素养、深刻可持续发展理念,基础知识扎实、实验技能过硬、实践能力突出、创新意识较强,能够在化学、生物、医药、农业、材料、能源、环境、食品、化工等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质量管理、教育教学等工作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学生毕业5年左右,通过知识更新和技术水平提升,应达到以下目标:
培养目标1:具有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想信念,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
培养目标2:具有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具备在化学及相关学科领域从事有机合成、分析检测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质量管理、教育教学等工作的能力。
培养目标3:具备良好的化学专业知识,能够解决化学及相关学科领域内的复杂问题,能够成为所在领域的专业技术骨干、科学研究骨干和管理中坚力量。
培养目标4: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较强的创新意识,能够适应社会和行业发展需要。
三、毕业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满足如下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要求:
(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高尚的道德品质,深切的爱国爱校情怀。
(2)具有良好的科学和文化素养,较强的安全环保、绿色化学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3)具备数学、物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计算机技术,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和技术表述和分析化学及相关问题。
(4)系统且扎实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
(5)熟练地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和测试表征技术,具有良好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6)初步掌握化学、生物、医药等领域相关物质合成、分析、检测的一般原理、技术和方法,具有创新意识,初步具备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
(7)了解化学某些领域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化学相关产业的发展情况,具备中外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加工和应用相关信息的能力。
(8)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社会及职业发展要求,初步具有创新创业能力。
四、毕业条件
毕业学分要求:本专业学生必须修满160学分,其中公共教育课程41.5学分,学科基础课程25.5学分,专业教育课程41.5学分,实践环节43学分,个性化发展课程14学分。
五、课程体系
详见化学专业教学计划进度表。
六、学分分配及课程结构比例
详见课程结构比例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