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6日】四川大学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叶宗标副研究员

发布者:理学院发布时间:2025-09-23浏览次数:10

报告题目:阵列化液态金属锂-固体钨复合偏滤器研究

报 告 :叶宗标

报告时间2025年9月26日(周五),下午15:00

报告地点腾讯会议471-940-442

 

报告人简介:

叶宗标,四川大学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近年来主要从事液态金属回路开发及换热应用、液固偏滤器设计及特性考评、直线等离子体装置开发及辐照应用,等离子体源设计及清洗应用、等离子体辐照下材料氢同位素滞留渗透行为以及液态金属催化裂解天然气等研究。目前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家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等科研项目10项,相关技术服务于沈飞洛阳院等机构和深圳博智航等企业,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益和成果。在J. Nucl. Mater., Plasma. Phys. Contr. F, Nucl. Mater. Energy等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8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现为Nucl. Fusion, J. Mater. Sci. Technol., J. Hazard. Mater.等期刊审稿人。

 

内容简介:

面向等离子体材料和部件在服役工况下的可靠服役是目前聚变装置和工程运行研究关键问题之一。结合液态金属能够有效避免被等离子体和中子侵蚀带来持续损伤的功能退化,以及钨材料自身的高热导、低燃料滞留等特点,锂-钨液固方案成为一个兼顾液态金属和固态钨优势的复合偏滤器备选方案。利用四川大学SCU-PSI直线等离子体装置,我们设计研制了基于3D打印锂-钨液固复合阵列偏滤器靶板,并开展了稳态和瞬态等离子体协同工况下的辐照特性研究。结合系统模拟和实验研究,我们发现固体靶板基底温度和表面性状对抗辐照能力具有重要影响。此外,在稳态等离子体辐照下液固靶板可以产生明显的蒸汽屏蔽效应和靶板温度锁定效应,即使在400MW/m2协同辐照下,由于锂的蒸发相变、蒸汽入射屏蔽、飞溅质量损耗等保护作用下,靶板固体组件没有表现明显的结构损伤,展现出一定的抗协同辐照潜力。上述工作为未来聚变装置面向等离子体材料和部件设计研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