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动态】理学院何毅博士在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发布者:理学院发布时间:2025-05-13浏览次数:10


作者:何毅

  近日,理学院何毅博士在化学Top期刊《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中科院一区,IF: 9.4)发表题为“Au-Ag alloy nanourchins as a highly efficient SERS tag synergistically with MOF@Au for the ultrasensitive detection of oxytetracycline”的研究性论文。西华大学2023级研究生张润滋为第一作者,何毅博士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西华大学为第一通讯单位。

 论文截图(一)

  土霉素(OTC)是一种强效杀菌剂,长期服用可能导致肝损伤和其他不良反应。因此,本研究提出了一种Au-Ag纳米海胆作为高效的SERS探针协同层状金属有机框架(MOF@Au作为SERS底物,以实现食品中OTC的超灵敏检测。首先,合成了金-银合金纳米海胆@甲苯胺蓝(TB@Hp2AAA-NUs@TB@Hp2)作为高效的SERS信号标签,由于其具有丰富的丰富,可以产生大量的“热点”,从而产生强烈的拉曼信号。此外,具有高比表面积的层状MOF可以固定大量的Au NPsHP1(MOF@Au@Hp1),并作为SERS衬底,从而提高了传感器的灵敏度和均匀性。在OTC的存在下,基于熵驱动DNA反应和催化发夹组装(CHA)的无酶双循环扩增策略被激活,导致AAA-NUs@TB@Hp2MOF@Au@Hp1相结合,可以显著放大局部电磁场,协同增强TB拉曼信号。相反,OTC的缺失会阻碍AAA-NUs@TB@HP2MOF@Au@Hp1之间的结合,致使拉曼信号可以忽略不计。基于该原理,该生物传感器对OTC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检测限低至6.97 × 10-15 mol/L,同时在食品中抗生素检测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论文截图(二)

作者简介:

  何毅,女,中共党员。20196月获西南大学理学博士学位,20197月任西华大学理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无机纳米材料与生物材料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旨在构建高性能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生物传感器用于抗原抗体、DNA、抗生素以及环境污染物等的研究。目前,以第一/通讯作者在Analytical Chemistry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Food Chemistry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Analytica Chimica ActaMicrochemical Journal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